Monday, April 14, 2008

杂谈毒品zz

吗啡实际上就是鸦片的提纯物,把这类物质称作万恶不赦的“毒品”实在不是冤枉它们。尽管三千年前古人们就用来作止痛剂,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有效的强力止痛药物。可古人们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一类东西,怎么就让人上了瘾呢?
话说俺们的大脑里有类叫“脑啡肽”的玩意儿,可以选择性的抑制神经元细胞电信号的传导,从而使大脑更加有效地处理各种感受信号的传导,是个不折不扣的“助理”角色。后来通过分析结构人们发现这“脑啡肽”的活性部位结构和吗啡及其相似,感情是“表兄弟”啊!
吗啡的上瘾,坏就坏在这“表兄”上。
本来嘛,人脑中的“脑啡肽”是自给自足的,合成和降解间维持一个微弱的平衡。自从持续摄入吗啡后,浓度能翻几番。就好比一个公司本来只有一个副经理,现在一下子多了四十八个常务副经理,这公司不乱套才怪。平衡被打破后,机体就开始一系列的自我适应过程:一方面逐渐降低对“脑啡肽”(自然也包括吗啡)的灵敏性,本来一单位浓度可以产生的效应现在要5个单位浓度以上才能产生;另一方面则逐渐减少自身“脑啡肽”的合成(反正外头有的是)。直到机体再次形成一个脆弱的平衡。
对于前者,结果就是使用者觉得同剂量所产生的效果越来越弱,为了达到以前的效果,有意无意的逐渐增加剂量,一直到机体的耐受极限。
后者则是“戒断”症状主要原因。本来吗啡在体内的代谢比较快(半衰期4-5小时),再次形成的平衡中体内合成的“脑啡肽”又很少,如此一来,如果停止摄入吗啡,就有个4-6天的“真空期”,直到机体形成自给自足的平衡。
开头说了,“脑啡肽”这东西可以抑制神经元细胞电信号的传导。再仔细看看这些细胞,乖乖,有管呼吸的,管镇痛镇静的,管欣快感觉的等等。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些抑制信号都没有了,列位就等着“享受”吧:流鼻涕流眼泪、打哈欠算是轻的;还有全身疼痛、呼吸急促等中度生理反应;严重的有焦虑、意识丧失甚至自杀行为。
人到了这个程度,继续抽是找死。不抽不是死也是个半死,鸦片吗啡之类的毒品害人之惨,可见一斑。所以说当年林大爷在虎门销烟之举,小草可是佩服的紧,后人称他为民族英雄,实不为过。
==================
今天先贴半篇,顺便把以后的提纲先预报一下,欢迎大家点播、拍砖。
1、杀人不见血的精神药物
2、茶与咖啡,为什么它们不算
3、抽烟与大麻的危害
4、毒品合法化的问题
5、软性毒品、联邦止咳露及其随想
6、其它类型毒品的危害
7、胡思乱想,管理制度、减少毒品人群等等
8、外一则--美丽的代价

继续谈戒毒。
“瘾君子”们哪天突然良心发现,觉得吸食毒品实在是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毅然走进戒毒所去戒毒,这是不是就完了呢?
这还不算完。
首先是大约一周的“生理戒毒期”或者叫“脱毒期”。上文已经提到了,在停用吗啡类物质后,接下来的5到7天里,会产生强烈的“戒断”反应,比如全身疼痛、情绪失控等等。张少帅讲当年他戒大烟瘾时,曾“疼得满地打滚”、“用头撞墙,恨不得自杀”等等,就是一例。列位看官别的不说,就设想一下牙痛的滋味吧,也不长,疼个5天就行。怎么样,有点感觉了吧?算不算是个挑战?
有人会说,那么我吃点止痛片不就行了么?非也非也。举个例子,正常的神经反应是:扇你一耳光后——你感到脸痛。止痛片的机理是让耳光扇不到你脸上,所以尽管你看到有人举起手了,你又听见“啪”的一声了,可没打你脸上,你还感到脸痛么?而所谓的“戒断”反应则是没人打你,你却喊痛,这止痛片也爱能莫助是不是?
这里扯个题外话,就是以前河里争论的一个帖子:戒毒时方法不当会不会出人命?当小草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偃旗息鼓了,再挑出来就有炸板之嫌。下面就写点自己的想法。
在以前替代、冬眠疗法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这个阶段的确是靠硬撑,抗不住的都有生命危险。现在呢,有美沙酮这类成瘾性、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替代品,大部分的瘾君子都能安全扛过这个阶段,很少听到戒毒期间死亡的事情发生了。似乎一个替代疗法就包治百例,可实际情况却要远远复杂的多。
比如大部分人进戒毒所时都是吸食半年以上,有的人还使用多类毒品,属于“重度依赖”。长期吸食的影响,使得他们情绪不稳定,伴随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各种生理系统功能紊乱甚至濒临崩溃;还有集体吸食传染的肝炎、AIDS以及“妈妈吸毒,孩子上瘾”等等。有些戒毒者害怕受到刑事处罚,刻意向医生隐瞒虚报自己的吸毒史,还有的人由于毒品的影响,意识相当模糊,甚至不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病症和感觉。种种这些加起来,极大增加了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难度,比如如何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情绪状态、如何消除其心理障碍等等,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医生们毫不为过。
戒毒不当,真的就不会出人命么?
小草的一个师弟,到一个戒毒治疗所实习几天,回来后居然好几天晚上不敢单独睡觉,说是给晚上瘾君子的“狼哭鬼叫”吓得(倒不是毒瘾发作,情绪失控而已)。一个大男人尚且如此,可以想想在那里工作的医生、护士以及志愿者们又是如何了。找资料时曾读到一段,言某国戒毒所工作人员需定期看心理医生,于此不胜感慨,能做到的,也就如此了。

言归正传。经过了“生理戒毒期”的煎熬,还有一道关在等着他们——“心理戒毒期”。
“心理戒毒”,顾名思义就是从心理上戒断对毒品的依赖。先介绍一个叫条件反射的东西。
条件反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门大爷和周期表中的那个巴大爷)发现的。

完全戒断毒瘾的人,由于有意识无意识地形成上述的条件反射,当路过这个地点时,尽管没有使用毒品,却依然能产生吸食毒品后的high感。
“心理戒毒”的本质,就是以时间的流逝,来消除这个条件反射的影响。一般持续3到12个月,期间辅以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期满后可认为是戒毒工作完成,三年内不再复吸的,算是戒毒成功。
别看小草说得这么简单,最后能撑到三年不复吸的那些人,其毅力不是一般的“弓虽”。至于戒毒成功率是多少,小草就不方便说了。记忆中有这么一对,印象极其深刻:两人都是瘾君子,在戒毒所相识相爱,最后是手牵手走出戒毒所。他们到现在也没有复吸,小孩大概也有吧,伟大的爱情力量啊!呵呵F
最后再举个例子:“望梅止渴”这个成语都知道吧?这个也是个条件反射过程,咱们就充分近似,彻底简化,想体验“心理戒毒”的各位试试能不能做到“望梅”而不流口水,不说三年,三月就成,呵呵。
有人说大麻的毒性比烟草还弱,这个我信,因为有上边的数据摆着,有人还说抽大麻不容易上瘾,戒掉也容易,这个我也信,同样也是有实验数据摆着(大麻的成瘾量为160毫克/天,持续三周以上才会有明显的成瘾症状;相当于每天抽300g的纯大麻 x 21天)。
于是就有人说:“让大麻合法了吧!”
可事情就这么简单么?
下边灯光、音响准备,有请大麻出场!不对不对,说顺嘴了,给我把大麻押上来!

药物学家们别的本事不说,按图索骥的本事还是很强的。当年为了探索吗啡的作用机理,愣是找到了大脑内的吗啡受体,又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脑啡肽”这个东西。大麻也不例外,人们先是提取出了大麻的活性成份——四氢大麻酚(THC),然后就开始往这里砸白花花的银子,“挖地三尺也要把八路给找出来”,又说岔了,找的是大麻,是大麻。
1992年,在花费了若干车皮的黄金白银加板砖鸡蛋和碎眼镜之后,大大小小的牛牛们总算是听到个响——发现了体内的类大麻物质“极乐胺”(Anandamide,小草不知道中文译名叫什么,ananda在印地语是极乐世界的意思),并相继发现相应的受体CB1和CB2。

如上图所示,颜色深的地方是大麻受体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对应地对大麻的敏感性大,而颜色浅的地方则对大麻相对不怎么敏感。
大麻的作用,下边的表列出了对应的功能(贴大麻的作用部位和相应的生理功能表)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大麻的作用心里有数了,可因此打大麻的板子就重了点,坏就坏在它的毒副作用上,从这点上讲,大麻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杀手”和“教唆犯”。
先说“杀手”。小草的师兄有句名言:“知道狗熊是怎么死的嘛?——抽大麻给苯死的!”
点看全图
长期吸食大麻虽然不容易上瘾,可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活性降低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活性的降低是不可逆的,等于说大脑这部机器老化了、磨损了。可吸食者知道么?不知道,他们可能还以为是大麻的剂量不够、纯度不高所致,于是乎,或是抽食更大剂量的大麻,或是转向其它类的毒品,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抽大麻的时候,诸位真当是在抽大麻这东西么?

大麻最最可怕的地方,是它的“教唆犯”角色。首先,抽大麻的人都说它会给你带来high感,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不错,可大麻还没那么大的本事。起作用的却是我们上文提到的“脑啡肽”。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THC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各类受体的灵敏度,比如吗啡受体,使体内存在的极少量类吗啡物质起作用,产生类似吸食少量吗啡的效果。同样的道理,由于灵敏度提高了,如果这时再喝点酒、磕点药什么的,效果不是更强了吗?抽点大麻喝点酒,疯狂的屁股一夜扭,不是成了某些舞厅的保留节目了吗?
逢年过节,小草这一带在公路上巡逻的条伯条婶们就个个如临大敌,因为这时候酒后驾车的、非法吸毒的等等一抓一大把。就这样还是防不胜防,今年复活节,飞马城外高速路上两车追尾,四死两重伤,六个人里五个酒精超标,其中三个检测到有大麻成份,一个还磕了药,最哭笑不得的是,酒精没超标的那个却在血液里检测出伟哥!没过几天,同样的高速路,一辆时速120的车直接撞到护栏上,两人全部报销,血检的结果惊人地类似,大麻加酒精加摇头丸。当时交通部长不得不出来安抚大家:俺们这疙瘩,大麻合法化,没戏!
再者,抽大麻会有high,又不容易上瘾,戒断症状又没有象吗啡鸦片那样强烈,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吸毒无非如此,并不像人们所说那样可怕。如果哪天吸食大麻带来的感觉不能满足需要时怎么办?加上“吸毒没有想想中那么不可救药”的错觉,谁能保证他们不去找别的毒品?别的不谈,一个简单的例子,哪天和小草一起抽大麻的朋友突然告诉我,有种东西用起来比大麻还要high,要不要试试看?这时候的小草还会去问毒性如何、副作用如何么?估计十有八九会问在哪和怎么用了。
还是用数据说话。

看到这里,诸位应该逐渐知道大麻被禁的主要原因了:抽大麻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毒品人群的扩大化。在某些国家,连医用的大麻都是非法的。正因为如此,国际上把大麻划为“入门级”毒品(Gate-way Drug),严格控制其使用。
from http://www.cchere.net/alist/1048493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