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解释,不同动物在震前确实会有不同的异常反应。穴居动物表现为活动规律反常,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成群结队,四处逃窜,惊叫、惊慌或痴呆;水栖动物则一般出现浮头昏迷、打旋翻肚、翻腾跳跃等;地面动物会有焦躁不安、嘶叫乱跑、萎靡不振、不进食、不进窝等异常行为;飞行动物会出现不符合常规的成群惊叫惊飞,不进巢窝栖息、呆滞无神、不思饮食。因此,2006年起,深圳等地开始在动物园设立地震观察站,利用动物当“预报员”。不过,因为动物出现行为异常,也往往有多种原因,特别是圈养起来的动物,受到外界干扰太多,究竟能起到多少预报作用,目前还没数。
“这需要长期的细致观测。”记者了解到,虽然之前有消息称红山也将设立观察站,不过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意向。
快报记者 孙兰兰 曹锋
回应
南京考虑增设
地震动物监测点
昨天,南京市地震局徐徐副局长透露,南京已经在考虑增设动物监测点;但是绝不能仅仅依靠动物,还将在南京增设精密仪器组成的前兆站点,观察地震前地壳微妙的变化。
20多种动物地震前异常
为什么有的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确实有异常活动呢?从专家分析的角度看,地下应力场的调整导致地温和水温的上升让动物有所察觉,另一方面,是由于磁场的变化打破了动物的活动规律。由于这些干扰,鸡、牛和生活在水里的鱼等动物,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到处鸣叫等“症状”。
徐徐告诉记者,设立地震动物监测点这个想法正在考虑之中,但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动物,更多的还是需要精密仪器的前兆站点。
根据研究表明,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有如下动物,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蜓等。
六合:地下80米看变化
徐徐告诉记者,南京共有四个前兆地震站点,不分日夜监视着地震前该市水、土等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给预报地震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科学依据。
这四个站点各有特色,分别在六合、浦口、江宁以及高淳。其中,尤以六合地震台最为引人注目。专家告诉记者,仪器“藏”在六合地下80米,主要观测地壳受力作用后,收缩或者扩张的变化;浦口地震台的地震观测前兆主要是地下流体的观测,也就是对所测量泉水中的氡、汞等气体以及水温进行观测;江宁地震台的观测地震前兆手段主要是石英丝水平摆和地电阻率;高淳地震台的观测地震前兆手段是地磁。
南京60秒识别地震
据悉,投资80万元的南京市数字地震台网近日通过项目验收。依靠这一台网,工作人员在60秒内就能识别地震是否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等地震“三要素”速报时间从15分钟缩短为5分钟,地震监控能力也提高到2.0级。
昨天,南京地震局专家在电脑上模拟演示显示,南京南部某个地方有震感,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定位到震源的经度和纬度,进行波形处理,识别是不是地震,这一过程只需60秒钟。
据悉,为了第一时间获得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三要素以便判断震情,数字地震台网配备了专门从英国进口的测震仪器,实时接收和处理地震台站信号达到14个。
10层楼以上震感最强
江苏省地震局的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处离南京有1000多公里,地震波在经过长距离传播后,其高频成分已逐步衰减,到达南京时地震波以低频波为主。当有些高楼的固有周期与这些地震波的周期相近时,就会发生共振、甚至产生破坏。当地震的余震到达南京时,10层楼以上的震感最强。”
南京高楼应抗7度地震
“普遍意义上讲,南京高楼具有抵抗7度地震的能力。”一位专家告诉记者,7度地震理论上相当于常说的6级地震。南京近20年来所盖的楼房都是经过抗震设计的。发生7度以下的地震,越高的楼层摇晃感越强,但楼房倒塌的可能性不大。
楼高80米必须做地震安评
“地震安全性评价大多数市民比较陌生,但它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江苏省地震局的专家告诉记者,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建筑非常重要的安全评估环节。“说白了,做地震安全评价就是在建设之前告诉你,这个地方能不能盖楼,或者楼盖多高才合适。”
专家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有关规定,高度超过80米或者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计。
虽然选房的时候对户型选了又选、看了又看,但真正能让购房者100%满意的户型也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购房者在拿到新房开始装修时,都会根据生活的需要对房间的布局进行一定的调整。
通常来说改变室内布局的方法有加隔断和拆墙体两种,加隔断有利于把空旷的空间加以分隔,以形成更多的用途;拆墙则可以把小房间打通,以便重新调整室内间隔,扩大居室面积。一般情况下加隔断对房屋的结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墙体的拆除稍有不慎就会对房屋的承重结构产生变化,轻则产生裂纹、重则出现安全隐患。
非承重墙、承重墙咋鉴别?
通过声音判断:敲击墙体,有清脆的大回声的,是轻墙体,而承重墙应该没什么太多的声音。
通过厚度判断:在户型图的非承重墙的墙体厚度明显画得比承重墙薄,一般在10厘米厚左右。承重墙都较厚,仅次于外墙。厚度和它一样的基本都是承重墙,其厚度一般在24厘米左右。
一般来说,承重墙体是砖墙时,结构厚24cm,寒冷地区外墙结构厚度为37cm,混凝土墙结构厚度20cm或16cm,非承重墙12cm、10cm、8cm不等。
通过部位判断:外墙通常都是承重墙;和邻居共用的墙也是。一般的非承重墙在卫生间、储藏间、厨房及过道。
这些墙不能拆
一般来说,承重墙千万不要去动它,就连在上面掏大面积的洞都不行,否则后果很严重。还有一种老房子阳台窗户下面的墙,叫配重墙,是用来平衡阳台的重力的,对阳台也有一定的承重作用,所以最好也不要拆,特别是旧房。但如果连窗带砖墙一起拆,有些物业公司也允许,这主要根据楼房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对于承重墙,非承重墙至少也要承受两部分载荷,一是墙体的自重,以六层住宅为例,底层住户的非承重墙要承受上面五层墙体的重量,每一米长的墙体要承受自重达7300公斤。二是从结构上讲,非承重墙往往还是设计上的抗震墙。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地震,这些非承重墙将和抗震墙一起承受地震力。据介绍,这种非承重墙一般不能拆,虽然就单个家庭来说,拆除非承重墙或在墙上打个门洞没太大问题,但如果整栋楼的居民都随意拆改墙体,将大大降低楼体的抗震力。
还有一种墙,即楼房盖起来后,在跨度比较大的地方后起的墙,从结构上讲,这种墙属于非承重墙,但它对房屋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也是不能随意进行拆改的。
另外,对于混凝土梁下面的非承重墙,也不可轻举妄动。因为梁虽然是混凝土做的,但对于梁上面楼板、墙体的重量,梁不直接承受垂直载荷,而是将其传递到下面的墙体上,所以梁本身没加多少钢筋。因此一旦将梁下面的墙拆了,梁就会失去支撑力,逐渐变形甚至塌落。
哪些墙可以拆?
比如轻体结构墙,如轻钢龙骨、石膏板墙或水泥板轻体墙这种充当隔断的墙体拆改是没有什么危险的,这类非承重墙是可以拆除的。
但请注意,对于卫生间的半砖墙,如楼层结构中设计了支撑墙体的支撑梁,则可以拆除,否则就不能拆。但即便能拆,也要防止破坏防水层,否则就要重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