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3, 2008

黄有光评杨小凯:我所认识的杨小凯

■我从小凯的评论文章中也学到许多东西,例如小凯所强调的“共和”,但体会不深,面见小凯时,还不时向他当面请教——黄有光
  不过,我并不完全同意小凯的观点。我认为他或因十年监狱的折磨,思想变成过分右倾,只看到市场经济的长处,没有足够认识市场失误。尤其是在环保与过度物质主义等方面,市场失误严重。关于我们新框架中的一些问题,我和小凯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是健康的现象。
   杨小凯患上肺癌数载,终医疗无效,不幸于7月7日早7时七七49分离开了世界。2001年9月诊断为肺癌时,医生说预期寿命只有3-6个月。但小凯有很 强的生存欲望,坚持顽强抗斗,每天上下午各步行两小时。我去年与他步行时,还比不上他的速度与持久。但一两星期前我到他家看他时,他三次对我说,最大愿望 是尽早上天堂,因为很痛苦。
  我于1987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时,杨小凯打电话给我,有意到莫纳什大学任职。我读了他寄给我的好文章,又知 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曦光(“文革”时因撰写《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而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入狱十年),马上安排他到莫纳什大学任讲师(1988),以后又 支持他于1989年升任高级讲师,于1990年获终身教职,1993年升任教授(Reader),2000年任私座教授(personal  chair)。另外,在Alan Powell教授与我的联合提名下,杨小凯于1993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其他几次升等都比较 顺利,但提名小凯任私座教授,却费了我不小的努力。1998年提名不成功,虽然我请到两名经济学诺奖得主Kenneth Arrow与James  Buchanan为小凯写了强有力的推荐信,但有关委员会说,推荐信虽然强力支持,但理由不够详细。1999年我再次提名时,得求这两名诺奖得主把推荐信 写得长许多,结果才成功。
  杨小凯在狱中努力学习,出狱不久便开始陆续发表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并出版了他最初的经济学专著——《经济控制论初 步》和《数理经济学基础》。1982年,杨小凯被武汉大学经济管理系聘为讲师,198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赏识,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为博士研 究生,并获得了福特基金会的全额奖学金。邹至庄本要小凯研究计量经济学,但小凯高瞻远瞩,坚持写他自己创立的框架,用现代数理经济学方法分析大体上被现代 经济学所忽视的古典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分工与专业化。
  结果石破天惊,小凯不但于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并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 经济学》等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993年发表新框架的最主要著作《专业化与经济组织》。此专著虽然是和我合著,但主要贡献肯定是小凯的。小凯曾多次 坚持此书的作者排名,应该根据英文姓氏,放我在前面。我说,我的贡献不到四分之一,不足以根据姓氏排名。小凯说,某某X某某Y等都是放长辈在前面,而且是 与姓氏排名相反的,而且那些长辈的贡献,比你的还小。最后,我比小凯还更坚持,此书结果以小凯排前的正确方式排名,我并在序言中强调小凯的主要贡献。但小 凯把“压倒式的主要贡献”中的“压倒式的”删掉,我也没有再坚持放回。不但在此专著上,在其他和我及他人合写的文章上,小凯都是很乐意给合著者更大的名分 的。例如,我们1997年的一篇文章结果是把我放在前面,实际上我的贡献也是次要的,但那次小凯向我说了好多次,“我们有好几次合著都是Yang&Ng, 这次一定要放Ng&Yang”,我经不起他多次纠缠,就没有再坚持。但我后来后悔没有坚持。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得到好几篇很正面的书评,例 如Donald Smythe在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4年,第691-692页)上说:“这是一部有吸 引力的原创性著作。立论中肯,主要见解令人信服。杨小凯、黄有光两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观经济学方法,使我们有可能讨论许多一直无法作形式化处理 的课题。他们开辟了使微观经济学从资源配置问题转向经济组织问题的新方向。”(译文根据《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中译者张玉刚《译者的话》。)小凯的新框架的 重要,得到多名有名经济学者的肯定,除了上述两位诺奖得主,还包括许多其他著名人物,例如Jeffrey Sachs。诺奖得主布坎南(James  Buchanan)教授于2002年3月4日访问莫纳什大学,主讲研讨会,谈“新的经济分析框架对全球化问题的启示”。这新分析是指强调由专业化的经济所 造成的一般化报酬递增。布坎南多次强调,这方面的分析是以杨小凯为主要创建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或超边际分析为最佳。并说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学研 究。同年6月,布坎南申请到美国科学基金的资助,请杨小凯、史鹤凌与笔者到美国向从美国各大学邀请来的经济学者与研究生讲述与讨论我们的分析。布坎南对小 凯的贡献的重视,有目共睹。
  2001年,由Blackwell出版,杨小凯发表了《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超边际分析与边际分析》两本论述新框架的英文教科书。两书受到多名匿名审稿人的一致评价,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贡献,它将对与增长和发展提出新颖的 看法”。两书2004年在国内出版中文版。他所提出和建立的经济理论,随着他与他的合著者和学生们的不断深入研究,更全面与完善,已越来越得到国内外经济 学界同仁们的认同与关注。
  身为炎黄子孙的杨小凯也非常关注中国改革,在香港、台湾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改革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大部分被 收入《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论文集,该书在1997-1998年列入了中国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你可以不同意小凯的观点,但不能说小凯没有自己独特的 观点。我从小凯的评论文章中也学到许多东西,例如小凯所强调的“共和”,但体会不深,面见小凯时,还不时向他当面请教。
  小凯是个工作狂。我们 的秘书曾经说,小凯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7天。为了他的健康和家庭,我曾经多次劝他减少工作。但他说,有时候(其实是常常)很难停。我说,有什么难 停,你就停嘛!小凯写过一本六七百页的书,七个月就写完。我写一本二三百页的书,却要用好几年。
  不过,我并不完全同意小凯的观点。我认为他或 因十年监狱的折磨,思想变成过分右倾,只看到市场经济的长处,没有足够认识市场失误。尤其是在环保与过度物质主义等方面,市场失误严重。关于我们新框架中 的一些问题,我和小凯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是健康的现象。如果不是盲从,能达到大同小异已经很不容易。
  近几年,小凯和我及其他同事在 莫纳什大学经济学系成立了“报酬递增与经济组织”的研究中心,筹办了学术期刊《Division of Labour andTransaction  Costs》(将出版),并与布坎南、孙广振合篇丛书《Increasing Returns and Inframarginal  Economics》。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学生对小凯生前的重要研究继续发扬光大。为此,研究中心决定在莫纳什大学成立杨小凯教授纪念基金。募捐得来的义 款(捐款已确定可以扣税),将用来颁发奖学金,研究金,杨小凯最佳论文奖,或杨小凯纪念讲座等,以继续发展小凯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或超边际经济学)的 研究。捐款请寄给吴胡慧芳女士,地址如下。支票抬头请写Monash University ProfessorXiaokaiYang  Memorial Fund.Ms Cora Ng(吴胡慧芳)
  地址:Centre of Increasing Returnsand Economic Organisat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s,Monash University,Clayton,VIC3800,Australia。
  Email:Cora.Ng@BusEco.monash.edu.au
  电话::61-3-99058596
  Fax:61-3-99055476
  (本文部分根据杨小凯的妹妹杨晖所提供的一些资料,谨此致谢。)
  2004年7月12日于莫纳什大学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