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摆放电脑
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 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以能看清楚字为准,至少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调整好电脑显示器和座椅的相对高度。当人的视线与向地心垂线的夹角为 115度角左右时,人的颈部肌肉最放松。普通的写字台为人低头书写设计,作为电脑桌高度不合适,上网时长时间“昂”着头颈椎会很快劳损。如果没有条件更换专门的电脑桌,可以将座椅逐步垫高,直到颈部感觉放松为止。
2.谨防眼睛中招
办公室丽人面部中衰老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双眼。使用眼霜有滋润的效果,除了可以减低黑眼圈、眼袋的问题外,同时也具备改善皱纹、细纹的功效。眼胶和眼霜的功用差不多,只是胶状质地擦起来较为清爽,白天使用皮肤没有负担感,可消除眼袋、舒缓眼部肌肤症状。
注意用眼习惯,每隔1小时就要休息5至10分钟,远眺放松。显示屏的亮度要适中,不可过亮,背景尽量选择多色素的,在读长篇的文本时白底黑字和黑底白字交替使用,在沙钟出现时,可以试着做眼球操(转动眼球,顺时针三下,逆时针三下,交替)。尽量不要在黑暗中看电脑。
3.跟“鼠标手”拜拜
上网族每天重复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出现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部动作不灵活甚至无力等“腕管综合征”。尝试依次做下述动作:
(1)用手表做辅助器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
(2)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10次;
(3)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每指各做10秒钟,平稳呼吸;
(4)双掌合十,前后运动摩擦致微热。每天3分钟,有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腕肌肉酸痛,防治腕关节骨刺增生。
4.当心长出一张“电脑脸”
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而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冷峻“电脑脸”:发色枯黄、神情呆滞、没有笑容,并往往缺乏生活热情,敏感多疑、以自我中心、固执己见或对某事耿耿于怀。精神内科医生建议,为避免长出“电脑脸”,需保持合适欲望,拥有快乐的心态;多跟亲人、朋友联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进感情。很多人以工作太累为由,放假了就闭门不出,反而没有出去散散心得到的放松效果好。此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大大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疲劳。运动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防治腕关节骨刺增生。
--------------
电脑在为我们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为我们的身体埋下健康隐患。除了已经广为流行的鼠标手、颈椎病、近视眼等,现在又一轮新的“电脑病”开始四处传播,如失写症(经常使用电脑拼写导致的提笔忘字)、上网忧郁症、中枢神经失调等。
不久前,在网上进行了一项针对IT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IT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工作时间过长、休息时间不足的现象。IT从业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以 上者高达77.8%,每天工作11小时以上者比例竟有22.5%。另外,中国IT从业者中有64.3%的人,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在每日工作 11小时以上的人群中,56.6%的人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达9小时以上。调查结果显示,82.8%的IT人每天业余时间在8小时以下,在这短暂的业余时间 里,留给睡眠的时间更少。
长时间操作电脑,容易导致视疲劳、肌腱炎、皮肤病变、胃病甚至颈椎病。这些病症发病周期长、 隐蔽性高,患者经常自己不知道,或者知道自己有病,却因不太严重,常常不予重视。其实,这种无症状的“沉默”疾病比有症状的疾病后果更严重、更危险。要避 免这些病痛的骚扰,就要多运动和调节饮食。首先,操作电脑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上臂与小臂成直角,身体与椅子成直角,眼睛与屏幕中心成下45度角,眼睛与屏 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养成经常远眺的习惯,经常做眼保健操,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连续操作电脑1小时,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活动手脚和躯 干。养成正确操作电脑的姿态和指法,要保持手腕自然松弛,不要图舒服把手腕搭放在操作台的边缘,长时间工作后应活动活动手腕,使之放松。最后,不要边吃东 西边操作电脑,用完电脑后要先洗手再吃东西,以避免传播疾病。
长期使用电脑的从业人员,经常会感觉到眼睛不适,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疲劳(困倦、眼皮或前额沉重)。其他的症 状如,眼睛刺激感(红眼、流泪、干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显示器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沟通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新的挑战,许 多电脑病都与显示器有关。实际上,显示器和电视机一样,长期面对劣质显示器,不仅会大大损伤视力,甚至还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